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典型案例风险警示
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具有涉及面广、诱惑欺骗性强、社会危害性大、蔓延速度快等特点,是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毒瘤。为进一步做好防范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工作,强化风险提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现将部分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典型案例发布如下,请广大投资者擦亮双眼,提高警惕,自觉远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案例一:轻信 “牛股师”,损失惨重
01 案情摘要
赵某自封资深“牛股师”、“私募王牌操盘手”,宣称曾在多家知名证券公司工作,在多家网站及其博客张贴股票账户截图炫耀其股票操作收益,并吹嘘可通过内部渠道获取翻倍牛股的投资信息,诱导投资者与其联系。赵某伙同他人通过QQ群、手机短信、售卖股票软件等方式诱导投资者买卖股票,以“指导费、咨询费、服务费、会费”等名义收取投资者费用,非法获利800余万元,而听信其蛊惑进行股票交易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02 风险提示
近期随着股指上涨,非法证券咨询活动又趋活跃,以QQ群、微信群、手机短信、股票软件等形式群发股票买卖信息,并言之凿凿承诺保证收益。请广大投资者务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核实公司及人员是否具有证券投资咨询资格、是否有长期固定的办公场所,公司地址是否真实、收款账户是否为公司账户等方式识别真伪,避免上当受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案例二:迷信“消息”股深陷骗局
01 案情摘要
以田某某、刘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先后在多个城市注册成立“某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招聘员工超过200人,以销售炒股软件为幌子,通过QQ群、飞信等聊天工具,大量发布股票交割单电脑截图等虚假信息,以推荐牛股、提供内幕信息、与私募基金合作获取高额收益为诱饵,向投资者非法荐股,从事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骗取全国各地投资者钱财。
经过周密调查,当地证监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一举查处“某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抓捕18名犯罪嫌疑人。后期,当地人民法院对上述非法经营案进行判决,以非法经营罪对田某某、刘某某等15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年3个月至2年,并处罚金2万元至50万元。
02 风险提示
从事证券相关业务的机构,须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获得相关业务资格,证券从业人员须通过所在机构向中国证券业协会申请执业资格方可上岗。合法的证券经营机构在开展业务活动中一般使用对公账户,如汇款账户为个人账户,则有较大概率为非法证券经营机构。请广大投资者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摒弃“一夜暴富”观念,保持理性投资心态,自觉远离提供所谓“内幕股”的非法机构。
案例三:非法代客理财害人不浅
01 案情摘要
王某等人借用经过工商登记注册的公司外衣,通过电话、互联网、短信等营销方式,以高额投资回报为诱饵,骗取投资者投资咨询服务费。该公司主要通过三种手段吸引投资者。
一是形象包装。该公司租赁高档写字楼,设立公司网站,网站内容覆盖股票、基金、期货等主要投资领域,声称可由公司“名牌分析师”提供免费股票诊断服务。
二是“话术”诱惑。该公司培训了一批口才极佳的员工,以极富煽动性的语言,信誓旦旦的承诺等多种“话术”手段招揽客户。
三是协议解虑。该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委托理财协议》或《资产管理协议书》等形式,骗取客户信任,获取客户股票账号和密码,全权代理其买卖股票,并根据协议收取资产管理费(客户股票账户资产额的1%至10%)和盈利分成收入(客户股票账户盈利部分的20%)。
案发时,该公司代为操盘的资金规模达11,000多万元,非法获利近1,900万元。
02 风险提示
非法代客理财是违法行为,如投资者参与其中,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投资者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务必要认清非法代客理财的本质和危害,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养成良好的投资理财习惯,增强风险自担意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避免落入非法代客理财的陷阱。
警惕“免费荐股”“策略分享”套路
近期,辖区个别机构或个人假冒证券公司从业人员或自称某财经APP拨打投资者电话,要求添加微信好友,声称可帮助推荐荐股“老师”,分享炒股策略。添加微信好友后,先通过免费荐股获取投资者信任,再逐步引导投资者在某手机APP中开立所谓的股票或期货账户并大额入金,“老师”通过直播与微信分享交易“策略”诱导投资者频繁交易,从中赚取交易手续费等居间报酬。
在此,我们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提高警惕,在接听来自自称证券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时注意核实对方身份,谨防被假冒人员忽悠;擦亮眼睛,注意核实咨询机构资质,远离直播荐股,远离“内幕信息”“千人建仓”“赚钱策略”“场外配资”,严防不法者的圈套;理性思考,谨慎选择投资品种,独立做出投资决策,切忌盲从跟风深陷套路。
警惕以“投资者教育”为名的非法荐股活动
近期,打着“投资者教育”旗号的非法荐股活动增多,表面看是普及理财知识、传授炒股技法,实际是非法从事证券投资咨询活动,迷惑性、欺骗性很强。不法分子通过拨打电话、添加微信好友等方式向投资者推销“投资者教育”课程,课程包含讲解股票知识、分析预测行情、传授炒股技术、推荐股票及指导买卖点等内容,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价格高的课程有“老师”提供荐股服务,通过直播等方式“手把手指导”。实际情况是,这些“投资者教育”机构及其包装的“老师”根本不具备证券从业资格和相关专业能力,多是按照编好的话术欺骗投资者,诱导投资者购买课程、按指导操作,当投资者亏损后,又有专门的话术诱骗其继续交费升级课程。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在投资者购买“投资者教育”课程后,让投资者下载其炒股软件,在软件中开户并转入炒股资金,按“老师”的指导操作,但充值容易提现难,投资者很难拿回本金。
目前,中国投资者网(网址:www.investor.gov.cn)以及证监会授牌的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名单可在中国投资者网查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的投资者教育服务。请广大投资者擦亮双眼、小心辨识,远离以“投资者教育”为名的非法荐股活动。如需证券投资咨询服务,请选择持有证券投资咨询牌照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名单可在证监会网站“监管对象”栏目下查询)。如受到非法荐股活动侵害,请向当地证监局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