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策略:
11月,市场在金融地产强力反弹的带动下,走出了类似5月的行情,虽然外资持续流出,但在地产明确的政策拐点以及防疫隐约的拐点两方面的作用下,市场放量并选择了超跌反弹板块作为本轮反弹的第一波。前期我们提出疫情、地产、民企信心是影响国内宏观的三个重要因素,要密切关注拐点的变化,围绕拐点转换仓位,11月可以说三个因素等到了1个半,因此,我们适当提高了总仓位,结构上增加了医药的配置。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将围绕政策、事件性因素、趋势性因素而动,会深度挖掘明年景气度高的方向。我们依然认为科技型制造业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长坡赛道,有技术优势和持续创新的实体企业将穿越宏观迷雾,为此,我们将继续寻找技术壁垒高、转化能力强、成长能力和估值匹配的制造业优质公司,并集中在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工与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方向。
02
FOF策略:
A股方面:
11月,市场在金融地产强力反弹的带动下,走出了类似5月的行情,虽然外资持续流出,但在地产明确的政策拐点以及防疫隐约的拐点两方面的作用下,市场放量并选择了超跌反弹板块作为本轮反弹的第一波。前期我们提出疫情、地产、民企信心是影响国内宏观的三个重要因素, 11月可以说三个因素等到了1个半。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将围绕政策、事件性因素、趋势性因素而动,会深度挖掘明年景气度高的方向。我们依然认为科技型制造业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长坡赛道,有技术优势和持续创新的实体企业将穿越宏观迷雾,会重点关注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工与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方向。整体来说,站在目前的市场位置,向下的空间和幅度,都远小于向上的机会;虽然市场还在悲观犹豫中踟蹰前行,但从长远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应该对A股市场重新燃起信心,用更多扎实的尽调来支撑对公司经营发展的看法。
CTA方面:
在美元快速大幅上行的冲击下,同时叠加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导致的需求萎靡,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经历快速下行和高位震荡。因此,许多中长周期的CTA策略也纷纷录得年内最大回撤。短期来看,商品价格的震荡难言停止,但长期来看,我们应该对美元加息放缓有预期,同时叠加中国逐渐走出疫情影响以后的经济需求增长,全球的大类商品价格有机会走出触底回升势头。所以现阶段,我们将逐渐增加CTA中长周期策略的关注和布局。
债券方面:
受地产新政的刺激,房地产股票和债券资产都在11月迎来较大幅度的反弹回升。对于地产类资产,我们的想法还是短期有博弈交易机会,长期难言投资价值,在控制好整体敞口的前提下,才可以适时参与。
量化对冲/套利方面:
随着底层股票类权益资产的反弹和波动,很多做多波动率的套利策略在11月开始有所表现,以股指期货和期权波动率为代表。对于套利型资产的配置,我们还是控制整体恒定的比重,尽可能丰富底层策略和管理人的储备,以此应对每一个套利策略收益的逐渐收敛。
03
期权策略:
11月整体市场呈现超跌反弹的状态,但中间有多次反复,波动率较大幅度震荡,市场风格偏向大盘,波动率结构也出现大盘波动率略高于小盘的景象。
整体波动率阶梯处于创业板ETF期权上证50ETF期权>沪深300期权>中证1000股指期权>中证500ETF期权。主要是大小盘风格对冲后,500/1000指数反而成为了市场波动最小的指数。对应波动率也出现了下降。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市场波动率定价较为成熟和有效,并非纯粹的炒新炒小。
12月我们推测,权重既然会作为市场的主要热点。50波动率有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高于300以及500/1000。除非出现连续的大涨,否则市场曲面应该会呈现一个比较标准的微笑曲线。从波动率曲面交易的角度,我们认为相对于10月,市场的交易机会还是会更多且更容易把握。
站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应该乐观一些,但更应该淡定一些:市场的汪洋潮起潮落,时势造就每一轮的英雄,也会淹没很多上一轮的翘楚。要想在风云诡谲的市场环境中屹立,还是要立足自己的能力圈,把握看得懂的机会,规避投机与冒进带来的不可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