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策略
七月份市场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市场分歧在交易额放大的推动下,被反复聚焦,强势板块有泡沫化迹象的情况下,更是大幅震荡,与此同时,在一系列新政策和不明意图的新闻催化下,代表机构长期主义的教育、消费、互联网平台以及医药等板块,大幅下挫,市场面临着较为尴尬的阶段,即有充沛的资金,但强势板块略显泡沫化、弱势板块又持续出利空,目前显然处于未来半年的十字路口。
七月初,我们认为市场会经历一次预期层面和交易层面的回调再平衡,但幅度上应该弱于3月份,主要是市场内流动性并未真实收缩,调整主要在结构上和心理上。目前看,这个调整还没有结束,8月份仍将延续,直到交易额回缩。 七月初,我们认为市场会经历一次预期层面和交易层面的回调再平衡,但幅度上应该弱于3月份,主要是市场内流动性并未真实收缩,调整主要在结构上和心理上。目前看,这个调整还没有结束,8月份仍将延续,直到交易额回缩。
我们目前的策略是聚焦3季报,既然长期主义的方向处于混沌之中,最确定的反而是当下,集中持仓3季度业绩环比大幅向上的周期和新能源标的,以及自下而上的利润突破型个股,是我们未来2个月的主要应对之法,与此同时,我们在新能源、科技、碳中和三个方向上,将择机轮动。我们目前的策略是聚焦3季报,既然长期主义的方向处于混沌之中,最确定的反而是当下,集中持仓3季度业绩环比大幅向上的周期和新能源标的,以及自下而上的利润突破型个股,是我们未来2个月的主要应对之法,与此同时,我们在新能源、科技、碳中和三个方向上,将择机轮动。
fof策略
A股方面,七月份市场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市场分歧在交易额放大的推动下,被反复聚焦,强势板块有泡沫化迹象的情况下,更是大幅震荡,与此同时,在一系列新政策和不明意图的新闻催化下,代表机构长期主义的教育、消费、互联网平台以及医药等板块,大幅下挫,市场面临着较为尴尬的阶段,即有充沛的资金,但强势板块略显泡沫化、弱势板块又持续出利空,目前显然处于未来半年的十字路口。从收益来看,得益于布局的私募基金策略,较为贴近7月份市场上涨看多的板块和机会,获得了较高收益;但如前所述,需要谨防市场巨幅波动和板块快速轮动间出现的震荡回调动能,采用较高换手较快轮动的私募基金策略。
CTA方面,7月份同样是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的状态。传统中长周期的CTA趋势策略面临20年以来的最大回撤,很多预测周期介于2-5天之内的策略,无法适应主要商品价格快速波动和监管政策的不定期打压,策略濒临失效。相反,预测周期极短的(日内为主)或者主观期现结合策略的(预测周期1周以上)的,可以捕捉不同维度的趋势机会,赚取较高正向收益。基于21年商品巨幅震荡常态化的判断,我们将继续降低单纯中长周期趋势预测型策略的占比,增加人为主观基本面预测或者类高频日内趋势预测为主的策略配置。
套利方面,股指期货收益有所回升,期权波动率策略受市场波动加剧影响,净值出现回撤;商品跨境,贵金属TD等策略表现中规中矩,整体来说21年对传统套利型策略都是挑战,但出于FOF产品整体波动性控制的考虑,还是会保持相应的套利型策略机会,以防守姿态面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
期权策略
7月整体行情较6月波动快速放大,波动率经过前三周震荡后从最后一周开始迅速拉升。7月整体行情较6月波动快速放大,波动率经过前三周震荡后从最后一周开始迅速拉升。
从市场结构以及波动率曲面结构来看,我们认为,目前市场情绪变化较快,日内振幅大,曲面倾斜程度已经由平转陡,波动率短期冲高回落至中等水平,盘中再出现下挫波动率会有迅速拉升的可能。此时卖方投资者风险依然较大,且由于日内振幅较大,对冲成本也较高,更要警惕后续行情突然下跌波动率急速拉升的风险。
从风险角度考虑,我们本期主要亏损来由于最后一周波动率迅速拉升,同时套利策略产生了较大浮亏。后续等行情趋于稳定通过持有的跨品种的波动率与价格套利可以回归较多利润,同时要避免单纯卖出较多波动率,以防行情突发变动带来的波动率风险以及日内对冲成本的损失,产生比较大的亏损,待行情企稳后再释放波动率敞口,赚取波动率回归收益。
cta策略
本月商品整体上涨,但是由于前期下跌导致开了一些空单,这波上涨初期反而亏钱,随着继续上涨相关品种陆陆续续开多小赚。本月工业品上涨趋势表现最好,化工品次之,农产品震荡市上行。
长线策略在前期下跌过程中开空或者止盈一部分,所以整体商品指数涨幅接近于前期新高反而净值没新高,甚至一些交易日亏损还比较大。中线策略整体小幅盈利,本月上涨接近于中线行情。短线策略本月不赚不亏。
股指策略在本月中旬表现不错,下旬赚钱效应不强但相对还可以。
本月CTA贡献10%左右,股指贡献约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