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跌宕起伏之年,也是守正创新之年;中国基金市场充满坎坷,但也满怀希望。纵观全年,A股受到4次大的系统性冲击影响,在新增资金有限,存量资金高度博弈的大环境下,我们的主观策略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期间,既有防守反击出色的时刻,也有被市场拉扯、教育的时期,现把全年拆分为6个阶段,既做回顾也算反思。
1)2022年年初,我们以科技成长型策略布局,仓位基本在6成左右。随后发生第一次黑天鹅,俄乌战争。起初我们判断战争对欧洲地区的供应链造成破坏,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受限也会增加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对中国来说是利好和国运。但因为国内经济增速下滑,行业监管政策频出,市场信心缺失等因素,反而对市场造成很大冲击。我们据此降低仓位,同时切换到受益战争的板块,包括煤炭,油气,农药,化肥,对冲掉部分下跌。(跑赢)
2)第一次黑天鹅恐慌缓解以后,我们仓位上升到5成左右。之后发生第二次冲击,上海疫情封城。市场同样恐慌,但结合2020年武汉疫情情况,我们较为果断地降低了仓位,到了3成附近,同时布局一些疫情受益板块,疫苗,特效药的原料药,检测服务等,也对冲部分下跌。(跑赢)
3)5-6月,市场进入反弹,以新能源中下游和汽车等为代表,7月继续反弹,以游资炒作中小票为代表。这期间我们仓位从3成上升到5成,但从我们基本面,业绩角度出发,没有配置当期的热点。同时,由于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从6月10日开始大幅回调,对整个周期,化工板块带来巨大压力,净值整体没有回升。(跑输)
4)8月到10月初,20大以前。市场快速回调,并且在20大政策不及预期以及国庆长假观望效应下,呈现出第三次恐慌性质的下跌。该阶段,因为我们本身仓位并不高,还是维持在5成附近,同时也并未持仓前期上涨很多的热门个股,我们顺势把仓位降低到3成附近,遭遇的回撤相对可控。(跑赢)
5)10月末20大到11月底,市场对于疫情全面放开有情绪修复的预期,以消费股,港股为代表的上涨,在10月31日开始的1周内快速拉伸,不给主观反应的机会。我们随后缓慢把仓位从3成加回到5成,但整体没有办法再切入涨幅较大的板块领域,希望以科技、周期成长股等绩优股慢慢布局,等待市场风格轮换迎来上涨。(跑输)
6)12月以来,随着防疫放开,大家发现是一个全面感染,全面阳性的局面,且无症状比例很低,几乎都有比较严重的感染症状,且老年人死亡率推升,医疗资源挤兑严重。在很多交易员机构也纷纷阳性居家以后,市场人气到达冰点,成交量缩减到不足6000亿每天,市场迎来年内的第4次冲击。我们对这次冲击预判失误,没有提前果断降低仓位,造成净值也跟随市场指数同步回落。目前我们降低仓位到3成左右先观察市场走向,等待后续情绪企稳回升以后,做2023年科技方向、周期成长类绩优股的布局,逢低增加对个股配置。(跑平)
展望2023,只有放平心态,收拾心情,立足基本面,落实风险与控制,重新收拾旧山河。